心理导读:弗洛伊德曾经提出抑郁是朝向自身的愤怒。抑郁者不会对背叛或抛弃自己的人发泄心中的怒气,反而将自己作为发泄的对象,尤其是他们自身代表了那个人的一部分。有时,这种愤怒如此强烈以致他们希望消灭此人的形象。这就意味着毁灭自己,即自杀。 ---www.psy898.com
弗洛伊德如何看待抑郁症?
心理学理论的重点是自杀者的心理状态。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被压抑的愤怒是自杀的原因。认知——行为理论明确了可能增加自杀风险的思维模式,大量证据显示某些精神障碍也会使自杀的风险增加。
弗洛伊德曾经提出抑郁是朝向自身的愤怒。抑郁者不会对背叛或抛弃自己的人发泄心中的怒气,反而将自己作为发泄的对象,尤其是他们自身代表了那个人的一部分。有时,这种愤怒如此强烈以致他们希望消灭此人的形象。这就意味着毁灭自己,即自杀。
这种推理认为有自杀倾向者大多对他人充满怨恨。例如,对父母不满却又无法表达的少年用自杀来惩罚父母。然而,正如我们在“自杀遗言”部分提到的,生气和愤怒并非有自杀倾向者最普遍的情绪。更普遍的情绪反而是负罪感和苦恼情绪。心理动力学理论家可能会争辩说有自杀倾向者不会以临终遗言或其他方式表达愤怒,恰恰是因为他们无法表达这些情绪,而将这些感受转向自身。不过,这种观点使得该理论的正确性难以验证。
事业后期的弗洛伊德对自己提出的自杀理论并不满意,认为自杀是一种比转向内部的愤怒更复杂的现象。虽然后来出现了更新的心理动力学自杀理论,但是大部分依然将指向自身的愤怒作为自杀的核心问题。
除了抑郁症的理论以外,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也广为人知,他认为人生来就有性本能,而且性本能是生物性能量,会随着年龄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快感中心,因为快感中心的变迁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也就是俄狄浦斯期)、潜伏期、生殖期。
口欲期
一般是在0-1岁,快感集中在口腔部位。婴儿用嘴巴感知世界,经常可以看到小婴儿,什么东西都往自己嘴巴里面塞,尤其是自己的小手指;一些有意识的父母,尤其是欧洲国家的父母,会直接买个奶嘴给小孩,小孩子就整天叼着个奶嘴。婴儿时期如果经常被饿着或者没有得到满足,长大后容易变成一个吃货。同时,婴儿与妈妈乳房的关系被认为是婴儿与外界世界的原初关系,还会成为婴儿与整个世界关系的一种基石,一种隐喻。所以需要有意思让婴儿与妈妈的乳房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婴儿会感知:世界一开始是欢迎他的,一开始就是友好的。
肛欲期
一般是在1-3岁,快感集中在肛门部位。1岁的婴儿不能创造东西,全是在剥夺、在吸收养育者给予的奶水和关爱,这个过程中,婴儿都是被动的。而在1-3岁,婴儿可以自行控制自己大便,大便是婴儿的第一个创造物,并且有控制权,所以婴儿对自己对一个创造物的态度,是他将来对所有创造物的起源,也就是他对大便什么态度,以后对他其他创造物也是什么态度,包括对金钱的态度。有些人一直赚不到大钱,可能是你对大便的态度有问题。所以小孩如何对待自己的大便,很多时候都是养育者决定的,但是这个阶段,养育者尽量不要太严苛的训练孩子,让孩子养成自律自制。
性器期(俄狄浦斯期)
一般在3-6岁,俄狄浦斯期也叫(弑父)恋母或者恋父(仇母)情结。就是与同性父母竞争异性父母。之前有说过要鼓励本我,要支持自我的野性,(弑父)恋母或者恋父(仇母)情结也算是本我,而道德规范的超我是不允许这事发生的。面对俄狄浦斯期的孩子,武志红老师的建议是:流程而不成为。让孩子的本我、野性自然流动,不要去压制,但是也不要让他获得成功。就是当孩子表达亲近异性父母、竞争或者嫉妒同性父母时,不要去压制他,但是也不要让他觉得他赢了,不要告诉孩子我爱你甚过爱爸爸或者妈妈,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要分床睡。
潜伏期
一般在6-12岁,进入潜伏期对异性突然失去兴趣,开始对同性更感兴趣,更重视同性交往,这一阶段主要学习和同性的合作关系。
生理期
一般12-20岁,也就是青春期一个人的生理和身体都趋向成熟,做好了生殖的准备。这个时期性能量和供给能量爆炸式呈现。保持环境下长大的青少年,能很好的度过青春期,既能展现自己的能力,也能尊重他人,就是既能竞争也能合作。
如果一个人的人格按照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正确顺序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两种现象:固着和退行。固着就是说一个人在某一个阶段得到的满足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导致这个人的性发展停滞在这一个阶段,继续寻找这个阶段的满足方式。退化就是一个人在高级阶段遇到阻碍会退化到低级阶段,继续寻找低级阶段的满足。比如说一个人一直特别爱吃,就有可能固着在了口欲期。一般男性在思考问题时喜欢抽烟,思考问题时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碰到问题,就会退行到口欲期,吸烟就是口欲期满足的表现。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能发展不同心理主题。口欲期发展的是信任,肛欲期发展的是自主,性器期发展的是竞争与合作,潜伏期发展与同性的合作能力,生理期发展如何合理展示自己的能量。
是否每个人都能在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各阶段中找到某些自己的影子。不管好的坏的,都要学会理解自己,而理解自己的一个原则就是:给觉知留点空间。就是说理解自己时,先好好觉知,充分觉知,将觉知这件事做到足够。但我们经常会打破我们的觉知,主要是因为批判自己和急着改变。
不管是在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还是生理期,最好是在抱持性环境中成长。所以请尽量给孩子还是一个抱持性环境,让他全面展示自我;但是同时别忘了也给自己一个抱持态度,做自己的妈妈,给自己心中的那个小孩重新展示自我的机会。
(编辑/psy898-欣欣 | 来源/心理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