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客观现实是指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进行人际交往并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每个个体对客观事物有不同的反映形式。既能反映当前事物,又能反映过去经历的事物;不仅能对事物进行直接反映,还能对事物进行间接反映;不仅能对当前和过去的事物进行反映,还能对未来的事物进行反映。 ---www.psy898.com
大脑与心理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兵约翰因头部受伤而成了严重的癫痫病人,医生无可奈何地为他切断了连接大脑半球的胼胝体,结果,他的病不再发作了,但精神却失常了,吃饭时,他一只手把饭碗推开,另一只手又把碗拉回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学教授罗杰·斯佩里博士闻讯后,对约翰做了一系列实验。将一张年轻女人照片的左半部和一张小孩照片的左半部,拼成一张照片,采用特殊方法,使照片的左半部置于约翰的左半视野,右半部置于右半视野。斯佩里要他指出他看见了什么?结果,他手指年轻女人,口中却果断地说:“一个小孩!”斯佩里的研究证明了约翰的大脑两半球隔离开来后,他的思维发生了分裂,在一个人身上出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思想、两个精神。“裂脑人”的左右半球互不通信息,行动不配合。一个半球得到的信息,另一个半球就接受不到。左半球获得的信息,裂脑人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右半球得到的信息,却有口说不出。这是因为右半球的信息传不到左半球,而右半球本身没有言语功能。
斯佩里长期潜心“裂脑人”的研究,初步揭开了人脑两半球功能,并获得1981年诺贝尔奖。他的实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推动了科学工作者对大脑进行新的探索,也更有力地说明了没有头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人的心理活动与脑密切相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动物的心理发展以脑的进化为物质基础
从进化中可以看出:有了神经系统才有了心理活动,脑越发达,心理活动亦越复杂。动物的心理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感觉阶段
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它们的心理活动发展水平很低,属于感觉阶段。腔肠动物如海葵、海星生活在水中,生活条件简单,仅有网状神经系统,遇到刺激时整个身体蜷缩起来,产生了未分化的感觉;环节动物如蚯蚓、水蛭,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具有梯形的神经节,能对刺激产生反应;节肢动物神经系统呈索状,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并产生了专门化的感觉和相当发达的感觉功能,如蜜蜂能辨别多种颜色,苍蝇对甜味觉的感受性比人类高20倍,蜘蛛的织网技术,蜜蜂的筑巢水平,蚂蚁的集体协作等都说明了节肢动物的感觉水平有了高度的发展。
(2)知觉阶段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其生活环境更加复杂,神经系统日益复杂和完善,形成了脊髓和脑,于是产生了更加复杂、高级的反应形式——知觉。鱼类大脑并不发达,大脑的两个半球均处于萌芽状态,只能对光、声、气味、温度等形成条件反射;两栖类动物的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脑两个半球,视觉、听觉尤为发达,如青蛙能准确地捕捉运动中的昆虫,能区分不同的流水声;爬行类动物生活在陆地上,神经系统发展已经较为完善,出现了大脑皮层,具有了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感觉器官发达,感觉敏锐。鸟类由于生活在空中,其枕叶和小脑尤为发达,其主要的行为是视觉控制和飞行。
(3)思维的萌芽阶段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已经趋于完善,大脑皮层出现沟回,脑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功能。哺乳动物进化到灵长类,尤其是类人猿,他们的心理发展达到最高水平,不仅有了多种感知觉,还有各种情绪反应,能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进入了思维的萌芽阶段,如黑猩猩为了获取食物,能把箱子摞到一起,登高取物。事实证明,动物心理的发展是以脑的进化为物质基础的。
2.个体心理的发展以脑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复杂的心理联系;2.5~3岁的幼儿脑重达到900~1000克,此时心理活动发展迅速,幼儿的行动有了随意性,除了正常的情绪反应之外,开始产生较为复杂的情感体验;7岁时脑重约达到1300克,此时心理发展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形象思维开始向逻辑思维发展,想象力丰富,情绪体验深刻;12岁儿童脑重已经达到成人水平,此时大脑发展已经成熟,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能运用道德观念来评价事物的好坏与是非。由此可见,人类高度发展的心理活动是以高度发达的大脑为物质基础的。心理活动的水平还与大脑皮层六层结构的发育程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二)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们说心理活动是脑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大脑本身能产生心理活动,而是说大脑提供了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活动来源于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所谓客观现实是指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进行人际交往并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每个个体对客观事物有不同的反映形式。既能反映当前事物,又能反映过去经历的事物;不仅能对事物进行直接反映,还能对事物进行间接反映;不仅能对当前和过去的事物进行反映,还能对未来的事物进行反映。由此可见,心理活动的多样性是由客观事物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若一个人脱离客观现实,心理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社会实践促进心理活动的发展与完善
科学心理学特别强调人的心理基础是人的社会实践,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在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人的社会实践就没有人的心理。一个人如生来就脱离社会生活,即使具有正常人的脑组织,也不可能产生正常人的心理。狼孩等的研究就是典型的例证。据科学记载:已知有30个小孩在野地里长大,其中20个是野兽哺育的。其中研究最全面的是1920年由辛格博士在印度山林里发现的“狼孩”卡马拉,发现时她已8岁,后被送到孤儿院抚养。卡马拉刚进入孤儿院时,行为如狼崽,用四肢爬行,昼伏夜行,趴在地上舔食和饮水。虽然她有人的大脑,但完全是狼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经过辛格博士耐心的教育和培养,2年后其学会了直立,6年后能独立行走,进入人类社会4年后,她只能听懂几句简短的话,仅仅学会了6个词,直至17岁病逝。卡马拉在人类社会生活了9年,她的智力只有相当于3岁半儿童的水平。由此可见,人类社会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即使形成了人的心理,但若长期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心理活动水平也会下降。如抗战期间中国同胞刘连仁不堪忍受日本鬼子在矿山的奴役,逃往北海道深山,过了13年茹毛饮血的穴居野人生活,1958年回国时,语言表达十分困难并且失去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就其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反映的形式和结果却是主观的。因为反映客观现实的主体是由不同性别、年龄、阅历、经验、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价值观和信念等因素组成的个体,即使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也不会是同样的反映,反映是通过个体主观的认知评价后实现的。因此,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
(编辑/tspsy-阿朵 | 来源/心灵花园)